
央视太敢说了!天诚配资
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?看完这个视频你就全明白了

它是今年央视新闻频道《面对面》栏目做的一期访谈节目
采访嘉宾朱民,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,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
这么重磅的嘉宾,在如此权威的平台上,到底说了哪些内容呢?

首先这期节目的主题叫《方向与信心》
说白了就是央视想请一位专家给普通老百姓讲讲,虽然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太好,但中国经济的韧性其实是很强的,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
朱民先讲了外贸,之后又讲了国家保民生、促消费的情况
这些当然都是比较积极的一面
但下一个话题聊到房地产,他的口气完全变了
有意思的是,在朱民讲话前,央视播放了一段旁白,意思是根据统计局数据,近几个月楼市成交量在上升,房价也在逐渐企稳
但旁白结束,朱民说了什么呢?
「(房价企稳)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,房地产的需求会减少,房地产的估值会下降,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心态就是面对现实,所以我们得接受这个」



他这几句话把之前采访的「正能量」氛围一下子给压下去了
按道理来说,即使他不看好房地产,也不应该在这种场合说出这么没有信心的话
完全可以正反面都说一些,比如虽然现状怎么样怎么样,但未来怎么样怎么样
这种表达技巧,不就是大部分专家最擅长的事情吗?
所以主持人也很好奇,就马上问了一句:
「会不会影响到信心?」
这里有一个细节,朱民的声音还在说,马上就要说出下一句了,主持人直接打断,然后问了这句话

这种打断在采访中其实是很忌讳的,一是不太礼貌,二是可能会影响到采访嘉宾表达的连贯性
但央视主持人这么做,恰恰是一种很合适的控场表现
因为节目主题是《方向与信心》,怎么能一直往反方向说呢?
朱民的回答很有意思:
「如果你认识到这件事天诚配资,就不会影响你的信心」


「如果你买房子还想像1990年一样涨100倍,你永远没有信心,你一辈子没有信心,你的孙子都没有信心」
朱民这句话说的很重
听到这,他的核心观点已经出来了
他属于房地产的「成本派」,认为房子直接关系到民生,如果房价一直涨,几乎等同于民不聊生,因为会挤压其他消费
网上还有一类专家是「资产派」,认为房子是重要资产,认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,所以必须要救房价,救房价就是救中国经济

这两类专家说的都有道理,但结论几乎是完全相反的
到底谁对谁错后面我再分析
先继续看朱民是怎么说的
支持人问:
「那房子还有可能再涨起来吗?」

朱民斩钉截铁的回答:
「很难」
「原因很简单,人口老龄化,我们的人均(住房面积)42平米达到欧洲水平,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欧洲的一半不到」
「所以房价要起来不那么容易」
接下来他谈到了中国房产结构不均衡的问题,谈到了结婚必须买房这件事,对年轻人压力太大了
「所以现在政策是大力发展租房市场」
他又说欧洲很多国家,年轻人普遍租房,甚至一辈子都租房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
最后他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:
买房是被迫买房,因为价格太高,年轻人必须「掏空六个钱包」才能买到房
但租房却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经济实力,选择租什么样的房子,有钱就租贵一点的,没钱就租便宜点的
「当你是个人选择的时候,你应该有信心」

朱民用这句话,将节目的主题给串起来了
以上就是他在央视关于房地产的全部采访内容
聊完之后天诚配资,朱民还聊了股市、聊了人工智能、聊了中国制造
特别是聊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,他还激动得哽咽了
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30.3%,是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韩国的总和
他特别骄傲,为中国工程师骄傲,为中国制造骄傲
他说这才是中国未来的方向


如何评价朱民对于房地产的判断呢?
上面说了,朱民属于「成本派」,他们认为房价很难涨起来,政府也不应该让它立刻涨起来,因为房价过高会让老百姓的居住消费过大,挤压其他消费
而还有一类专家属于「资产派」,他们认为房价应该涨起来,政府应该立刻采取有效措施,稳住大家的房产估值
「成本派」的潜台词是房价涨不涨主要由市场决定,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,叠加人口老龄化,并不足以支撑住当下的房价
只有当中国其他产业起来了,老百姓收入提高了,房价自然就能企稳
「资产派」的潜台词是房价涨不涨主要由政府决定,只要货币政策+财政政策一起发力,房价是能稳住的
稳住了房价,就是稳住了中国人的主要资产,就是稳住了中国经济

究竟哪一派是对的呢?
大家都知道,房子既是资产,也是成本
两个角度都对,关键就是看如何平衡,或者说如何选择
选择「成本派」,选择继续让房地产价值回归,就是选择彻底告别土地财政,彻底告别被房地产绑架的经济结构,孤注一掷的发展新兴产业
朱民为什么谈到中国制造业的成就哽咽了?就是因为他认定了这个方向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方向,而且是唯一方向
而选择「资产派」,选择立刻让房地产转向,就是选择妥协,选择暂时的平稳
前段时间美元降息,很多房产博主都吹人民币会降准降息,打响房地产反攻的号角
结果人民币依然按兵不动

这说明什么?
包括朱民能在央视毫无保留的表达「成本派」的观点
很明显,国家的选择和朱民是一样的
将资源砸向更具未来价值的科技和民生领域,而不是房地产
房地产可以救,但需要极多的资源
上面可能认为现在时机未到
我之前聊过一个「1+3拐点」理论
1代表国外的条件,美元降息
不是降一次,必须要持续降,充分缩小与人民币利率的息差
3代表的就是国内的三大条件:
解决地方债务压力+高新技术产业起飞+服务业完成结构性升级

当1+3条件都具备了,房价才有可能上涨
很多人听完表示我说的是废话,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,中国经济肯定已经起飞了,房价必然上涨呀!
对呀!房价的上涨的基础本来就是经济的起飞,不然你以为是啥?
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,还以为政策会救房价
政策当然会救,但政策要救的由房价崩盘所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
这是一定要救的,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救
但如果没有系统性金融风险,房价下跌这种单纯的市场行为,为什么要救呢?
以前房价为什么一直上涨?持续上涨了几十年
不是因为政策发力,而是因为人口增长+经济增长

现在为什么下跌?原因也很简单
无非是因为供大于求
因为房子太多、房价太贵,新增人口太少、收入太低
总人口未来只会越来越少,想要房价涨,只能依靠收入增长
而收入的增长,必须依靠新兴产业的崛起+服务业的升级

前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
后者是普通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主要路径
简单讲就是,前者让高学历人才赚到钱,然后通过服务业的结构性升级,将这些财富传导给普通人
所以朱民说的没错,当你明确了中国经济的大方向,接受了房价短期很难再涨起来的事实,才是重拾信心的开始
而不是期盼着回到过去那个房价无限上涨的泡沫年代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